來也動態(tài)2017.08.01
你知道,愚公移山移的是哪座山嗎?
你知道,軒轅黃帝祭天是在哪祭的?
你知道,道教“天下第一洞天”在哪里?
你知道,華夏創(chuàng)世文化發(fā)源于何處?
歡迎收看今天的【來也探秘】!
我們將帶你前往一個神秘壯闊的地方,
開啟上下五千年的穿越之旅!
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
軒轅黃帝祭天之所、
道教 “天下第一洞天”、
《愚公移山》原型地。
億年地質之奇,
萬年文化之存,
千年道風之盛。
這里,就是河南濟源王屋山。
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這座,
充滿歷史故事與絕美風光的大山,
在日升月落間,
回顧悠悠上萬年的時光。
王屋山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地質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價值,堪稱一座文化圣山、一個文化地標、一種民族精神。創(chuàng)世文化、道文化、愚公移山文化和濟水文化,堪稱世界級意義的歷史文化價值。
文化圣山
具備極高的華夏創(chuàng)世文化與道文化研究價值
1、華夏創(chuàng)世文化發(fā)源地,華夏文明本源之一
人類活動歷史久遠,開啟上萬年王屋山文明史
十方院前避秦溝新石器的發(fā)現(xiàn),應屬于舊石器時代末期至中石器時代,確鑿證明早在一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開啟了王屋山萬年延續(xù)不斷的人類文明史。
創(chuàng)世神話發(fā)源地,華夏文明之本源
王屋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邵原神話群的發(fā)源地,可謂華夏創(chuàng)世文化本源之一,是三皇五帝開辟天地、創(chuàng)生萬物、成就華夏一統(tǒng)偉業(yè)的圣地。
天壇極頂
黃帝祭天處,堪稱天下第一國家級祭天臺
五千年前,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曾在王屋山天壇頂設壇祭天,打敗蚩尤,一統(tǒng)華夏,開創(chuàng)了歷代帝王王屋祭天之先例。唐太宗、宋徽宗登山祭天,元憲宗派高道申志貞至王屋山投龍祭天,明成祖北京再造天壇以延續(xù)國家祭天禮制,因此王屋山自古便是華夏民族國家級的祭天圣地。
“軒轅授三皇內(nèi)文于紫府先生,授九芝之方于黃子,授神仙芝圖于蓋童子,授九轉決于方先生,發(fā)《九鼎金丹經(jīng)》于王屋山石函中,做五岳之圖于黃山,考推步之數(shù)于泰山"。
——《黃帝本紀》
黃帝祭天大典:黃帝祭天是王屋山地區(qū)創(chuàng)世神話群的主要內(nèi)容,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黃帝祭天大典是其情景再現(xiàn)。
黃帝祭天是王屋山地區(qū)創(chuàng)世神話群的主要內(nèi)容,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黃帝祭天大典是其情景再現(xiàn)。
2、一座王屋山,半部道教史
中國道文化發(fā)展史的縮影
王屋山在道教史上占有極為重要地位,為“五岳四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宗首也”。 作為天下第一洞天,曾經(jīng)的中國道教文化中心的王屋山,留下非常豐厚的道文化,是中國道文化發(fā)展史的縮影,更是全面研究道文化的理想之地。
王屋山道教文化發(fā)展歷程
黃帝時期
軒轅黃帝在天壇山會見西王母。
春秋時期
老子在老子祠悟道多年。
戰(zhàn)國時期
列御寇著《列子》。
漢朝時期
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
魏晉時期
葛洪曾著《抱樸子內(nèi)篇》、王羲之為道士們書寫《黃庭經(jīng)》換取白鵝、魏華存著《黃庭經(jīng)》。
南北朝時期
傳說若干道士服丹成仙。
唐朝時期
唐玄宗命司馬承禎、玉真公主到王屋山修道。修建太山廟、修建山神廟、修建三清殿、修建青羅仙人觀、修建靈都觀、修建白云道院、修建上方院、司馬承禎著《上清天宮地府經(jīng)》。
宋朝時期
賀蘭棲真率其弟子在王屋山悟道講學。
金元時期
以丘處機為代表的全真道在王屋山廣泛布道,建立宮觀,刊刻道藏。將陽臺觀改稱陽臺宮、陽臺宮左邊新建通仙觀、宋德方選派弟子住此山、重修天壇、修建三清殿、重修上方紫微宮、重修清虛宮。
明代
張三豐在傳弟子陳性常天壇山望仙坡修道。張?zhí)卦谔靿娇傁蓪m修道,修建宮觀43間,神像157尊,著《十難詩》,作《長春真人仙派傳授圖》。
清代
王常月出山布道。
民國時期
濟源道教呂祖廟香火較為旺盛。
道源仙山
天下第一洞天
王屋山自古便是中國道文化圣山,被唐代道學宗師司馬承禎譽為“小有清虛洞天”,位列“天下第一洞天”、被稱為“仙之別天”。一度成為中國道教文化中心,千百年來留下精美絕倫的遍野宮觀,其中木結構建筑景觀數(shù)量之多,年代之久,純度之高、建筑藝術之精美,名列河南省前茅,被著名古建專家羅哲文譽為河南的“古代建筑系列博物館”,名冠中原。
陽臺宮為唐玄宗欽命著名高道司馬承禎在王屋山“自選形勝”,“置陽臺觀以居之”,觀建成后,玄宗御書“寥陽殿”榜。并命胞妹玉真公主至陽臺觀修金箓齋,師事司馬承禎。由皇帝親自敕令道士在京都附近自選形勝構廬筑室,在中國道教發(fā)展史上是非常罕見的,開啟了王屋山道教發(fā)展第一個高峰時期以及在五岳重鎮(zhèn)立祠主祀的先河。因其元宋木結構營造手法、唐宋遺制風貌、石雕建筑裝飾、道教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現(xiàn)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陽臺宮大羅三境殿
我國現(xiàn)存體量較大、石雕和木雕藝術價值也較高的明代單體木結構建筑,河南省現(xiàn)存最大的明代單據(jù)歇山式木構建筑,諸多構件保留了宋、元建筑手法。殿內(nèi)有30根方形浮雕石柱、天花藻井、斗拱層疊,皆為明代藝術珍品,雕工之精美、規(guī)模之大,國內(nèi)稀有。
系河南省目前最高大的明代歇山式樓閣建筑,由8根高11米的通天木柱支撐,四周20根石柱雕刻著盤龍彩鳳、花草蟲魚、道教神話故事。雕工精湛,形象逼真,內(nèi)容豐富,為明代石刻藝術精品。
唐初為迎接皇帝或接圣旨而建,宋徽宗曾駐蹕于此。現(xiàn)存宮殿建筑9座,分上下兩院,錯落有致,天人合一。九脊琉璃頂、飛檐、斗拱、檀枋,窗欞均鑲嵌有彩色琉璃,以孔雀藍琉璃作大吻、走獸、脊飾,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天壇總仙宮:群仙朝會之所
天壇頂宮觀群始建于唐代,元初改為“總仙宮”,由丘處機的弟子、全真教掌教李志常題寫??傁蓪m為王屋山道教“天下第一洞天”的軸心,自古以來,被道家尊為“道境極地”,稱其為“五岳四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會之所“?,F(xiàn)有無極玄穹門、三清殿、玉皇閣、東極宮、十大名醫(yī)殿、老母殿等呈現(xiàn)眾仙朝會之盛景。
紫微宮
為王屋山三宮之首,扼天壇“神路”之門戶,有“雄獅鎮(zhèn)山”之勢。1931年,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來王屋山考察,贊其為“中國建筑史上的明珠”。
混元殿
位于王母洞后的靈山頂殘存有不到40米寬的“夷平面”,寓意宇宙混元之氣所在。殿東有望鄉(xiāng)臺,三面懸崖,寬不到三米,是極好的觀景點。
王母洞古建群
位于 “天下第一洞天”王屋洞的主洞之一洞口處,群峰襯托之下,一眾宮殿依中軸線逐級遞升,拱衛(wèi)石龕中的西王母寢宮,顯得十分奪目。
3、中國中草藥文化發(fā)源地之一——神農(nóng)嘗百草,藥王歸隱地
王屋山中草藥資源豐富,是天然藥庫,廣泛流傳著“炎帝兩度嘗百草”的故事,使之成為中國中草藥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
孫思邈是中國古代十大名醫(yī)之一,對中醫(yī)、中藥學有重大貢獻。他晚年隱居濟源王屋山,死后也葬在王屋山。孫思邈長期在王屋山采藥行醫(yī),許多地方都留下了藥王的足跡,如種藥地“圣草坪”,采藥地“藥柜山”,曬藥地“安坪村”,藥王廟遺址“搗藥臼”,給百姓治病的村莊“李八莊”、“湯洼”,給龍虎治病之地“龍?zhí)丁?、“虎嶺”等。
文化地標
千年濟水之源,中國現(xiàn)存的唯一皇家祭水圣地,皇家詔定名山大川的見證
自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開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以及明清諸帝,始終把祭祀濟水活動作為皇帝祭祀典禮的最高規(guī)格。濟水因其橫貫黃河而自清,歷曲折而入海的獨特流向,凝函了中華民族含貞自潔、威武不屈的高貴品質,因此自隋起,濟水祭祀便一直被歷代帝王列為國家祀典,持續(xù)性的對濟水封諸侯、封神,對祭祀活動更是推波助瀾。
濟瀆廟
濟瀆廟,為祭祀“四瀆”神之一的濟瀆神建廟,是歷代帝王祭祀濟水的國家圣地,是古四瀆唯一一處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宏大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
一座濟瀆廟的興衰史,是中國古代祭水文化的縮影,也是研究中國古代祭水文化的活化石。1996年,濟瀆廟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濟瀆廟內(nèi)現(xiàn)存歷代碑刻40余通,記載了記載了自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直到民國1400多年的祭水歷史。這些碑刻有皇帝祭祀水神的祭文,有政府、民間修廟碑刻,有文人的游記等等 ,碑刻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既有反映古代祭祀制度和朝廷政事變動的內(nèi)容,又有記載濟瀆廟歷史和當?shù)厝宋牡葍?nèi)容,都是非常珍貴的,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碑刻精品。
大明詔旨碑
大明詔旨碑是朱元璋一統(tǒng)“岳鎮(zhèn)海瀆”,重封名山大川的見證,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大規(guī)模消減神號的國家行為
大明詔旨碑的頒布是是朱元璋出于其認為歷朝歷代對五岳、五鎮(zhèn)、四海、四瀆 “崇名美號,歷代有加” 的做法不妥,因為山水之神都是受命于天的,凡間的國家對其進行封贈是對上天的不敬,且明初需要削減隆重祭祀帶來的社會鋪張來穩(wěn)定人心的憂國憂民之思,從而重新對名山大川進行消減革除歷代封號而僅以山水本名稱其為神的一次國家行為。濟水神的封號也由元代的清源忠護善濟王改為北瀆大濟之神。
清源洞府門
系三間四柱挑山造木牌樓,九踩重翹重昂斗栱,比例雄渾,氣度非凡。該門是一座原構純度高,造型奇特,保留古制較多的明代木構建筑,為河南省明代木牌樓之冠。
濟瀆寢宮
河南省現(xiàn)存最早的木構建筑,濟瀆廟內(nèi)唯一逾千年的單體木構建筑,在全國宋代木構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
——著名古建專家劉敦楨
中國最經(jīng)典的寓言故事和愚公精神的原型地
戰(zhàn)國時期,以王屋山為原型地,產(chǎn)生了“愚公移山”的寓言文化,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相傳千年而不衰,成為了中國最知名最經(jīng)典的寓言故事,現(xiàn)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毛澤東主席提出“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號召和徐悲鴻的《愚公移山圖》,將“持之以恒,百折不撓”愚公移山精神提煉和上升為偉大的民族精神。
預告
看完王屋山萬年歷史文化精華,是否有點意猶未盡?明天的微信,我們將展示王屋山震撼人心的自然美景和地質奇觀,敬請期待!
本文為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來也股份”
編輯:YM